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重庆热线 > 新闻中心 > 重庆旅游 > 正文

重庆石柱打造康养休闲旅游胜地 “三驾马车”齐拉动

   来源:重庆热线    发布时间:2016-12-13 18:37   阅读量:17565   

重庆石柱打造康养休闲旅游胜地 “三驾马车”齐拉动

中新重庆网12月13日电(蒋青琳)12月12日,由大型超高清纪录片及3D纪录电影《新三峡》摄制组发起的“艺术家眼中的新三峡”大型采风活动来到位于重庆东部的石柱县。

据了解,石柱旅游资源丰富,集中体现为“绿色生态、土家风情、历史文化”三大特色。近年来,石柱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并围绕“康养”这一发展关键词,着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力争早日形成县城、西沱、黄水三大旅游区“三足鼎立”的文化休闲旅游发展格局。

走进县城 共赏“土家风情”

重庆石柱打造康养休闲旅游胜地 “三驾马车”齐拉动

11日晚,石柱县城的万寿古寨广场热闹非凡。原始舞蹈茅古斯舞、啰儿调民歌联唱、土家摆手舞、独具特色的土家婚俗表演……台上演员尽情歌舞,台下观众掌声雷动。

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石柱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土家啰儿调、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土家族玩牛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达到14项和121项。

“一部《边城》,让偏居湘西的凤凰蜚声海外。石柱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也早已蜚声海外。”男高音歌唱家富立明说,用“一首歌”可以撑起民族魂,借“一个调”也能传递土家风。

为此,石柱还将适时在临近县城的旗山,建设以“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主题的文化公园。并通过“互联网+”宣传平台、广场舞大赛、“啰儿调”民歌词曲创作大赛、最牛网红歌曲全民大讨论等宣传推介方式,将“太阳出来喜洋洋”打造成国际知名文化品牌,走出文旅交融全面发展的新路。

走进西沱 传承“盐运文化”

重庆石柱打造康养休闲旅游胜地 “三驾马车”齐拉动

古盐道对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和变革有着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被历史学者称为“中国内陆最重要的文化沉积带”。

12日,来自全国各地近30名文艺家一同前往西沱古镇。进入古镇,映入眼帘的便是云梯街,该街从长江一直延伸到山顶,已经有上千年历史的“云梯”全长1200米,共146级台阶。

重庆石柱县文管所所长何玢华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千百年来,古镇数十种与盐运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当地历史演变的活教材。除了对非遗的保护和搜集外,还通过实物保存的方式,陆续建立起陈列展览馆,以记录巴盐古道上的兴衰往事,让巴盐古道的文化与时俱进地传承下去。

为了还原背夫们的生存状态,西沱镇专门成立起一支巴盐汉子表演队,只要有游客汇集,表演队马上丢下手里的活计,赶到“下盐店”处的社区文化站,三两分钟化妆、准备道具,背着沉甸甸“锅巴盐”,迈开步子,一步三打杵,沿云梯街拾级而上。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中国书画院副院长汪国新表示,古镇里将这种古老的盐运民俗等非遗技艺重新展示,独特的民俗魅力,让人有种“穿越”到明清的感受。

走进黄水 告别“单一游”

重庆石柱打造康养休闲旅游胜地 “三驾马车”齐拉动

在石柱的旅游业版图中,黄水是绝对的“重中之重”。

黄水旅游区不仅有着瑰丽的风景和浓郁的土家民族风情,尤其是夏季21℃的清凉使其成为纳凉消夏的一大胜地。每到夏季,来黄水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上班一族的“周末游”、老人孩子“包月住”成为常态。

黄水地区位居北纬30°,海拔多集中在1200米至1500米之间,100万亩原始森林、5000公顷水域等天然的绿色生态环境,使得黄水度假环境非常优良,7月、8月、9月凉风习习,林涛阵阵,最舒适天数达72天以上,且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是远离都市喧嚣、荡涤心灵尘埃、消夏避暑的绝佳胜地。

除此之外,黄水景区还拥有重庆最美森林、国家4A级景区——大风堡,重庆最美草地——千野草场,高原明珠——太阳湖、月亮湖,最美的峡谷漂流——油草河漂流,重庆唯一以药用植物为主的黄水药用植物园以及高山花海云中花都等,这些地方都有值得游客前往体验让人赏心悦目的美景。真正意义上拉开了黄水旅游从单一的生态观光、消夏避暑游,向生态休闲四季康养游转型发展的帷幕。

生态健康,文化怡养。下一步,石柱将着力在黄水发展民俗生态文化康养旅游业,将其打造成为支撑以“康养”为核心理念的旅游业发展的鼎之一足。

石柱将在黄水持续做好民俗文化、非遗传承人进景区、进场镇表演展示,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对人员、节目进行审核评比,确保节目的本土民俗文化性,提高民俗文化节目质量。

“我们将逐步形成县城、西沱、黄水三点合力,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文化康养旅游业发展,进而培植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石柱县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l03
ad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