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重庆热线 > 新闻中心 > 重庆新闻 > 正文

重庆代表团召开首场记者会 以市场为导向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来源:重庆热线    发布时间:2017-03-04 17:57   阅读量:18939   

重庆代表团召开首场记者会 以市场为导向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3月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记者会现场。(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郑宇摄)

重庆代表团召开首场记者会 以市场为导向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唐洪军

重庆代表团召开首场记者会 以市场为导向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何平

重庆代表团召开首场记者会 以市场为导向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王海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成为重庆代表团关注的重点,3月3日,在重庆代表团召开的首场记者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唐洪军,全国人大代表、武隆区委书记何平,全国人大代表、潼南区田家镇佛镇村党支部书记王海燕,分别对重庆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发展绿色生产力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是现代农业,受益的是广大农民。”王海燕建议,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发展的新动能。

王海燕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她建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关注以下三个重点:一是重点突出绿色,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关注农村环境治理,大规模实施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发展绿色生产力;二是重点突出创新,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三是重点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助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产业链升值。

“目前农业面临投资回报期长、风险大,农村发展投入不足等困惑,加强补短板工作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王海燕建议,补农业短板,应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增强农业发展的保障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补农业短板,应加大投融资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资金难题;补农业短板,还应进一步完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因为农业在结构调整与转型中,面临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的诸多风险,需要加大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保驾护航。她希望进一步扩大种植业、养殖业等领域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切实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

推动农业供给市场化效益化特色化

何平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何平表示,武隆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力实施“三大工程”,培育发展“六大产业”,持续深化“三大行动”,推动全区农业供给市场化、效益化和特色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繁荣,力争农业增加值保持5%的增速,到2020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武隆将从五个方面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何平说,一是围绕市场需求抓改革。坚持围绕旅游来抓农业,合理规划和发展乡村旅游,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二是围绕产品供给抓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农村、电子商务活农村、示范基地强农村“三大富民工程”,加快推进“一乡一品”,大力发展猪腰枣、甜柿、翠冠梨等特色林果,加快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高山蔬菜、草食牲畜、特色林果、有机茶叶、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六大“十亿级”特色产业。三是围绕品质提升抓改革。加大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研究新技术,打造新品牌,并出台相应激励政策,攻关农产品品质提升,做西南乃至全国有名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体验农业,让游客更好地体验田园生活。四是围绕能动性抓改革。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村集体组织等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整合用好用活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吸引城市资本下乡,吸引能人带动农户,调动农民积极性。五是围绕延伸产业链抓改革。坚持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旅游产品需求,强化农产品科技运用,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

唐洪军表示,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要围绕这一主线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农村改革。

唐洪军认为,首先要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之所以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不叫新一轮结构调整,就是不简单地在现有生产水平上作“量”的增减,而是在深层次上从产业和体制两个方面,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其次,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农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检验尺度和持久动力。

再次,要把改革作为根本途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不能只动结构、不动机制,要用改革的办法激发活力、增进动力,而不能靠行政命令来推动。总的方向是要坚持市场化导向,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最后,要把创新思维作为重要动力。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当前形势、未来走势,既坚持问题导向,又坚持目标导向。要放宽眼界,着眼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要有城乡统筹的视觉,要研究城乡关系变化,促进金融、土地、农民工等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用城乡一体化的方法去推进。

唐洪军还建议,重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继续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继续着力构建“371+X”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3”是指传统的粮、猪、菜,“7”是指柑橘、榨菜、生态渔业、草食牲畜、中药材、茶叶和调味品等七大特色产业,“1”是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X”是指各区县确定的主导特色产业;继续着力补齐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的短板。(记者 陈波 王翔 廖雪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l03
ad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