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重庆热线 > 新闻中心 > 重庆文化 > 正文

寻访云盐古道:说不尽的千年繁华

   来源:重庆热线    发布时间:2016-09-22 18:07   阅读量:11376   

寻访云盐古道:说不尽的千年繁华

曾经的盐行已成残垣

在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上,有两条“路”影响深远:一条是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丝绸之路”,另一条是以茶叶贸易为主的“茶马古道”。其实,除了这两条“路”,还有一条同样具有非凡意义,且更为古老的“路”——“川鄂古盐道”。这条古盐道被学者们誉为“南方丝绸之路”,跨越川、鄂、湘、黔、滇等各省,几乎贯穿我国整个中部地区与西南腹地。它不仅仅是一条运盐之路,更是数千年间逐步成型的庞大综合运输网络。

而“云盐古道”,便是“川鄂古盐道”中不可或缺的一条盐道,是数百万人口的生命线,也是当时社会经济的大动脉。

“云盐古道”从云阳通往利川,主要有两条道路:上大路和下大路。上大路从新津开始,经过水磨梁、龙角、泥溪、耀灵,到达利川梅子水;下大路亦从新津开始,经过普安、蔈草、清水、利川穿心店和野人孔,最后在梅子水与上大路交汇。上大路较近而险要,下大路较远而平缓。

据著名民族史学家任乃强的研究结论称,早在西汉之前,这条盐道就已形成,至今已逾两千年。不过,盐道真正繁荣起来,则是在清朝和民国时期,特别是在第二次“川盐济楚”的抗战时期,尤为繁荣。盐道的繁荣同时催生了许多客店、驿站,进而形成三十里一小集镇、六十里一大集镇的格局。集镇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云安,一度成为川东工商业重镇,有“银窝场”之称。利川柏杨坝的梅子水老街亦是古盐道上重要节点,“路上人不断,锅下火不熄”——曾经的繁华可见一斑。随着集镇的兴盛,民间贸易也开始兴旺起来,当地百姓逐渐形成了逢双日赶大场、逢单日赶小场的习惯,一直沿续至今。

盐道上的盐夫有挑的也有背的。“背二哥”用竹篓背盐,持一根与臀部一般高的木打杵,丁字形,下端铁尖头,歇脚时就把背篓搁在打杵上。“挑二哥”则是用一根弯似残月的桑木扁担挑盐,打杵与肩膀一般高,呈Y字形,有一首歌谣即反映出这种扁担的特点:“桑木扁担两头弯,上挑百货下挑盐……”

寻访云盐古道:说不尽的千年繁华

梅子水下大路石板道

盐夫们爬高山、趟溪流、穿峡谷,不惧路遥,一路颠簸,行走在盐道上,通常一个来回需要十天半月。他们的生活很艰苦,出门时须带足干粮,分成若干袋,每袋写上自己姓名或做个记号,寄放在沿途客栈里,以便返回途中充饥。冬天过歧曜山,风雪侵骨,住店时脚都已冻麻木了。“肩挑一百八,裤子打疙瘩;要得疙瘩拆,还得挑三百”,“挑二哥来挑二哥,上磨肩膀下磨脚,脚板磨得像锅铲,肩膀磨得像乌龟壳”,这些流行在盐道沿线的顺口溜,说的正是盐夫们运盐途中的艰辛。

盐在那个时代是非常珍贵的,一斤盐既可换取三斤木耳或三升(15斤)包谷,也可换取皮革和贵重药材。如果挑一百斤盐回来,就可换回一千斤左右玉米,可保一家老小一年的衣食,无疑非常有诱惑力。不过,要想每次都顺利挑盐回来,却也不易。除了要面对路途艰险,还得提防土匪劫掠。歧阳关、穿心店、野人孔、梅子水等地,即是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据说在另一条盐道上,有一个叫“九条命”的地方,此地就是因为有九个盐夫遭劫后被绑在树上饿死而得名。

几千年来,盐业运输不仅流通了有无,也传承了文化与技术。客商、盐夫南来北往,各种文化在盐道上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而绚烂的盐道文化,产生了许多歌谣和传说。

“老挑二,你莫忙,你忙起回去做哪样?种田各有你哥和嫂,当家各有你爹和娘。老挑二,你莫忙,你忙起回去做哪样?去年你进店歇一晚,今年还没来打一望。老挑二,你莫忙,你忙起回去做哪样?短命挑二你心好狠!欠得姐儿泪汪汪。”这首《盐道情歌》,讲述的是一位客栈老板娘爱上一位“挑二哥”的故事。

“上七下八平十一,多走一步都吃力。”这首歌谣是对盐夫们的真实写照:由于担子很重,且是漫漫长途,所以上坡七步一歇,下坡八步一歇,平路十一步则须歇息。由此可见当时路途之艰辛,每一粒盐都沾满了盐夫们的血汗。

盐道上有些传说故事,很凄美、感人。不过细究起来,这些故事大多经不起推敲,比如耀灵状元坟的故事,是不大可能在那里发生的。因为,那么陡而光滑的石板路,骡马驮人是上不去的;再者,一位貌美如花的姑娘,独自一人骑行在荒郊野地,也是不太合理的。所以,盐道上流传的这些民间故事,实际上是一种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造,是盐夫等底层人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是支撑他们的一种精神力量。

逝者如斯夫!如今,在这条古道上虽然再也见不到盐帮挑夫们的身影,但他们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他们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一条探索之路、生命之路,成为“云盐古道”最好的注脚。

寻访云盐古道:说不尽的千年繁华

采访途中车陷进淤泥

并未远去的古盐道

“云盐古道”采写后记

盐帮挑夫的运盐史,是一部用血与泪,用希望和梦想铸就的历史。而这条承载了厚重历史文化、留下岁月沧桑痕迹的古道,虽然经过现代文明的洗礼,已渐渐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但却深深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并未远去。

盐帮挑夫们的艰辛,只有亲自去古盐道上走几遭,才能深刻体会到其艰辛程度。当你循着先民的足迹行走在这条古盐道上时,你会不自觉地想象他们肩挑背驮、翻山越岭的身影,甚至能感受到他们的气息和温度。

犹记得那次到耀灵采访,我们驱车从歧山草场旁一条土路蜿蜒而下。天公不作美,不久便淅淅沥沥下起雨来,道上泥泞不堪。小心翼翼行驶了一段路程,车便陷进淤泥里不能自拔。前不能进后不能退,而旁边就是悬崖,稍不留意便有冲下山的危险。时近傍晚,眼看天色将暗,若不尽早设法,就会露宿荒野。无奈之下,只好向耀灵镇政府求助。不久,镇政府派了五六个工人赶到。大家齐心协力,折腾了几十分钟,终于助我们摆脱了困境。

来到东营沟,下车徒步而行。从这里开始,便是盐帮挑夫们曾经行走的道路。这条石板道穿行在密林中,宽不过三尺,俗称“三尺道”。旁边是深涧,犹闻水声潺潺。下行不远,便到了这段古道上最有名的一段路——陡梯子。这段路有数百级石阶,路陡弯急,有的地方高低相差三四尺,稍有不慎,便会失足坠崖。有位老同志折枝为杖,一路拄着,紧盯着脚下,缓缓向前移动。待下得山来,个个已是腿脚发软,气喘吁吁。

这次实地体验,不禁令人感叹:我们轻装简行,尚且如此艰难,想当年那些负重的挑夫们,该是何等艰辛!

在利川柏杨坝镇,我们访到了一位当年挑过盐的老大爷。老大爷叫黄佐禄,年届九旬。当我们问起那段尘封的历史时,他起初显得有些拘谨,有些迷惘;渐渐地,随着记忆的闸门打开,他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不过,对于当年往来于渝鄂的艰辛旅程,老人家倒所谈不多,津津乐道于挑二哥们与客栈老板娘之间谑而不邪的风流故事。或许是经过岁月的沉淀,那些艰辛的记忆已渐渐淡去,留下的更多是美好的回忆吧?

本报此次“云盐古道走鄂西”系列报道的采写,从去年10月下旬开始,到如今结束,前后历时八个月。从云安到利川柏杨坝,计走访了十余个乡镇、几十个村组,采访了百余名老人。报社将此事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研讨,指明方向,定下基调,并积极调配人力、物力。正是有报社同仁上下一心,群策群力,这个系列报道才最终得以顺利完成。

对于“云盐古道”的报道,在此暂告一段落,划上一个逗号。本系列报道侧重于讲述与古盐道有关的故事和传说,采撷了一些尘封已久的历史碎片,算是抛砖引玉;至于盐文化和盐道文化的挖掘,则是一个大课题,尚待专家学者去深入考察研究,最终来划上这个句号。(记者 李旭忠 肖炎)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l03
ad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