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正集团13亿并购存短期偿债风险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8-05-20 09:34
长江商报消息 三项费用及资产减值占营业收入1/4,扣非净利润连续5年亏损
□本报记者 沈右荣 实习生 万少清
逐步退出钢结构行业,进军清洁能源和大健康领域,光正集团(002524.SZ)斥资13亿元并购凸显其短期偿债风险。
光正集团原本专注于钢结构业务,由于行业产能过剩、市场激烈,公司向清洁能源领域转型。今年,公司再次跨界布局,进军大健康,试图打造清洁能源与大健康的双主业运营模式。
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年,公司相继完成对11家燃气、热力及其相关行业公司收购,加上目前正在推进收购的新视界眼科,在两大领域的布局,公司耗资将超过13亿元。
不过,发力清洁能源领域以来,公司的经营业绩一直不理想,由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持续处于高位,资产减值不断发生,公司依靠政府补贴及处置资产收益维持运营,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连续5年亏损。
昨日下午,光正集团证券部人士回应长江商报记者称,钢结构业务微利,供热业务地处偏僻地区,管道铺设成本高,售价为政府指导定价,处于亏损状态。目前,公司正在全面梳理资产,将进行资源整合,包括剥离钢结构业务等。后续,公司将进一步加码大健康业务,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光正集团存在流动性风险。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流动资产4.19亿元,无法覆盖流动负债6.34亿元。
6亿再跨界进军大健康
6亿元收购新视界眼科,光正集团坚定地走跨界转型之路,试图以此破局经营劣势。
始于去年12月下旬的重大资产收购实现,终于在今年4月露出真容。根据公告,光正集团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上海新视界实业有限公司、林春光、上海聂弘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春弘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持有的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新视界眼科)51%股权,交易金额为6亿元。交易完成后,后者将成为光正集团控股子公司。
资料显示,新视界眼科主要从事眼科医院的投资、管理,通过其下属分布在多个省、市的眼科医院提供眼科相关的诊疗服务,公司的主要营业收入九成以来来自医疗收入。2016年、2017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7.86亿元、8.49亿元
对比同业可比上市公司发现,新视界眼科的综合毛利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016年、2017年,其毛利率比为44.08%、46.78%。同期,爱尔眼科为46.11%、46.28%,通策医疗为41.41%、41.36%,悦心健康为35.06%、34.61%。
从收购作价对应的市盈率(静态)、市净率来看,新视界眼科对应的分别为11.76倍、5.79倍,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市净率平均值为65.96倍、7.71倍,新视界眼科的静态市盈率远低于同业可比上市公司均值,此次收购似乎是一次便宜买卖。
跟大部分并购交易附带有业绩承诺一样,此次交易对方承诺,新视界眼科2018年至202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5亿元、1.32亿元、1.52亿元。
此次交易因不涉及发行股份,因而不会导致公司实控人发生变更。
不过,在光正集团停牌筹划收购期间,光正集团已与新视界眼科实现了深度绑定。光正集团控股股东光正投资已将所持光正集团5%股权转让给新视界眼科实控人林春光,交易价格为1.6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光正集团缺乏医疗背景,如何保证新视界眼科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将对光正集团是一次挑战。
对此,光正集团表示,公司将在做强做好公司天然气相关业务基础上,全力支持新视界眼科的业务发展,发挥上市公司的平台优势,在包括但不限于融资、品牌建设、业务辐射地域扩展等方面为标的公司的发展、壮大与扩张提供有力的支持。
进军清洁能源5年扣除净利仍亏损
光正集团跨界打造清洁能源与医疗健康双主业运营模式源于公司经营业绩较为难看。
光正集团于2010年上市,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产能过剩出现,公司的钢结构业务从2013年开始,公司大举向清洁能源领域转型。
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17年,光正集团相继收购了庆源管输17.7%股权、鑫天山燃气100%股权、鑫聚能商贸38.25%股权、光正燃气5家燃气公司等,收购这11家燃气热力公司合计耗资7.03亿元。
不过,大举布局清洁能源领域,并未让光正集团摆脱困境。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上市头三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稳步增长,尽管增幅并不大。但从2013年开始,公司的业绩在走下坡路。
2013年至2017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05亿元、6.26亿元、5.55亿元、4.99亿元、5.54亿元,2015年、2016年连续下跌。同期,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0.02亿元、—0.88亿元、0.06亿元、0.05亿元、0.05亿元,同比增幅为—94.44%、—5718.12%、107.41%、—25.48%、11.87%。净利润很不稳定,且在2014年出现亏损。
其实,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公司早已跌落亏损泥潭。2013年至2017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0.18亿元、—0.99亿元、—0.19亿元、—0.46亿元、—0.43亿元,连续5年亏损,合计亏损2.25亿元。
公司经营业绩不理想与产品毛利率、净利率较低有关。2013年至2017年,除了2015年毛利率达到34.28%外,其余年度均低于20%。同期净利率均低于5%,2014年甚至为负数,2017年为1.41%。
连续5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负数,实现盈利主要依赖资产处置收益和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
昨日下午,光正集团证券部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称,以2017年为例,公司钢结构业务处于微利状态,产量低于设计产能。天然气业务毛利率为30.73%,供热行业毛利率为—25.93%。供热售价为政府指导定价,供热时间断、官网投资大、居民集中度低,这些因素导致公司供热业务亏损运营。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光正集团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均偏高。2017年,三项费用合计为1.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1.66%。
流动资产比流动负债少2亿
正在试图通过并购布局大健康的光正集团也正面临着较大的偿债压力。
根据公告,此次拟采用6亿元现金收购新视界眼科51%股权,光正集团就已捉襟见肘。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只有1.47亿元。即便全部用于支付收购费用,也还存在4.53亿元的缺口。
为此,公司积极筹措资金,一方面向银行申请并购贷款,另一方面向控股股东方光正投资短期借款1.18亿元。这意味着,一旦交易完成,公司的借款将增加6亿元。
事实上,光正集团的流动性本来就不充足。
今年一季报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公司流动资产为4.19亿元,流动负债6.34亿元,缺口为2.15亿元。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1.13亿元,加上0.83亿元的存货,二者合计接近流动资产一半。
以速动口径计算,公司的速动资产为3.13亿元,不足流动负债的一半。公司的速动比率为0.53倍,流动比率为0.66倍。这些均表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此外,公司盈利能力较低、资产抗风险能力差,在收购时高估值存在商誉减值风险,加上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这些亦说明公司存在较大偿债压力。
上述证券部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实施现金为王策略,加强对应收账款催收,处置不良资产等,以增强公司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