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创投研究院“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机遇与挑战”闭门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证券之星 发布时间:2023-04-28 10:14 阅读量:18333
在众多LP资金类型中,保险资金作为市场上典型的“长钱”,一直以来都是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理想资金,与此同时,长期股权资产也成为保险资产配置的重要资产类别。特别是在当前募资困难的行业大环境中,保险资金能否持续健康流入,对于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4月26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创投研究院联合LP智库举办的“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机遇与挑战”闭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活动邀请到来自太平资本、太保资本、国寿投资、北京泰康投资、国寿股权、中信保诚、和泰人寿、中再资产、国华人寿、幸福人寿、长江养老保险、恒安标准人寿、华泰宝利、安顾保险、众安保险等保险机构代表,来自国投创合、首钢基金、盛世投资、紫荆资本等母基金代表,以及珩昱投资、麦星投资、基石资本、天图投资、丰源投资等VC/PE机构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嘉宾就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的最新趋势、特点,保险资金参与S基金、保险资金评价GP最关注的核心要点,以及行业发展痛点和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几年,在保险资金间接股权投资比重稳步上升的同时,保险资金股权投资也呈现出新的趋势:比如,出资主体更为集中,前十大保险机构在股权投资领域,认缴实缴规模占比分别都超过60%;在产业方向方面,从传统的投资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商业不动产、医疗健康等,逐步向新能源、数据中心、新兴制造、TMT 等领域拓展;在阶段方面,从过去偏好成长、成熟期的并购基金、夹层基金等逐步投向早期基金、创投基金、战略新兴基金等拓展。此外,在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同时,保险资金也扮演着责任投资的坚定拥趸者角色。”
王忠民还提出,保险机构和其他国资在进行基金投资时,可以在投资的制度设计中,创新应用差异投票权和差异分配权,建立新的交易结构,通过对等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做到在有效控制GP可能发生的管理风险的同时,满足基金的收益需求,带来稳定的资金回报。
光大控股管理决策委员会成员王欧对国内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我们的内外环境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也正处于范式调整期。”
从行业参与主体的角度来看,王欧认为,“目前人民币基金的LP大部分为国资,尤其是地方政府作为LP的基金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个趋势非常明显。地方政府的核心诉求并不是资金回报,而是招商引资。这需要市场化的GP去积极适应。同时,从去年开始,市场上GP的国有属性也越来越明显,其自身机制也有距离市场化越来越远的趋势。因此未来怎么衡量一个GP的水平,标准可能会发生变化。”
LP智库创始人国立波在分享时表示,人民币基金这些年固有的结构性的、制度性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性的解决,反而呈现更加严峻的挑战。从募资端来看,国内以险资以资产配置型为主的LP是凤毛麟角的,除了险资之外可能就是社保,还有一些金融机构,Family Office是做资产配置。大多数中国LP都是特殊目的的LP,特别是国资财政资金,叫股权财政,现在也非常活跃,在LP份额所占的话语权和所占的比例当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根据他的观察,资产配置型的LP和非资产配置型的LP利益不一致性进一步加剧。
国立波认为,整个行业现在缺少以资产配置型的跟险资来合作的市场化的LP。另外,整个行业缺少流动性,因为二级市场现在不温不火,整个行业最赚钱的退出方式还是IPO,如果没有二级市场流动性,整个行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活动最后,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私募股权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证监会资本市场学院特聘教授刘健钧就今天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尽管创投基金的周期很长,但是与险资的久期特点比较吻合。只要投资做得好,选择得当,其波动性反而是相对较小。就两者之间的专业特长来讲,相信随着市场专业化的发展,双方的优势会更好地呈现出来。
虽然,险资投资股权的资金规模在逐年增长,但是我国的险资占比与国外相比仍然相距甚远。面对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刘健钧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股权和创投机构要打造好自己的品牌,从公司治理和投资方面建立起核心竞争力;第二,要建立起与资产管理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第三,要继续修订相应的法律,为行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更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性和权利义务不对称的问题,这样险资才能够更加放心地走进股权和创投这个队伍里,实现合作共赢。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