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重庆热线 > 新闻中心 > 重庆新闻 > 正文

彭水:以水为媒 冷水鱼养殖产业推动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来源:重庆热线    发布时间:2017-04-22 13:32   阅读量:16699   

阳光下,由俄罗斯品种杂交的深灰色鲟鱼畅游在水里。水来自附近的龙泉溪,温度常年保持在20℃,并富含矿物元素,这里的冷水鱼肉质细嫩,占领了重庆约60%的冷水鱼市场份额。

4月17日,“脱贫攻坚重庆在行动——重报青年记者‘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重庆市彭水县的大山深处,一个叫区阳村的地方,依靠冷水鱼产业的带动,区阳村的贫困村民在短短四年时间内,陆续摘掉贫困户的帽子,甚至有人还开上了小汽车。

从农民到木工师傅 他的收入翻了六七倍

彭水:以水为媒 冷水鱼养殖产业推动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时间回到2011年, 彭水县太原镇区阳村通过“北京市·重庆市经贸洽谈暨重庆农村产品推介会”引进了碧水清泉渔业养殖项目。经过前期筹备,2013年,项目正式上马,当地农户以土地流转、参加工作、入股分红等模式,加入到了项目当中。

张占学是区阳村六组村民,因为家属摔伤、儿子生病而成为了区阳村的建卡贫困户之一。家里6口人,一下少了两个劳动力,家庭年收入仅1万出头,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2016年,凭借自己年轻时的木工手艺,张占学应聘到了冷水鱼养殖基地工作,成为一名木工师傅。“这里开发旅游休闲项目,搞基础建设,我算是找到用武之地了。”张占学手艺不错,很快成为木工组的小组长,月收入直接上了5000千元。

“去年,我们家年收入就3万多了,顺利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今年收入应该有六七万。”张占学笑着说道,现在自己家也买上了冰箱、彩电,算是真正过上了好日子。

去年,在区阳村,和张占学一样脱贫的贫困户还有14家。据村支书冉茂维介绍,今年,全村的83户贫困户按计划将全部脱贫。

冷水鱼占重庆市场6成 近一半村民开上了小车

彭水:以水为媒 冷水鱼养殖产业推动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冷水鱼养殖的特色产业,让区阳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没进的时候,村民的住房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大多数还是在住木头房子,而你们看现在,鱼池旁边的村民住房,全都是两楼一底的小洋房了。”冉茂维手指向鱼塘一旁,“不仅如此,全村的600多户村民,已经有200多户开上了小车。

冷水鱼养殖究竟有多大前景?村民又如何从中获益? 渔场场长徐大学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徐大学介绍,目前渔场养殖的杂交鲟鱼,平均一年半即可成长到3~5斤,达到售卖标准,市场价可卖到48元/斤左右,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无刺,主要面向高端餐饮,在重庆本地、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市场都很受欢迎。此外,虹鳟鱼、金鳟鱼、雅鱼等冷水鱼等也是颇受市民喜欢的品种,目前,该公司售卖的冷水鱼在重庆市场上约占到六成的比例。

“从2013年到现在,公司已吸纳本村临时劳动力600人次以上,安排就业22人。带动注册企业(专业合作社)3家、辐射带动农户500多户。目前,在公司工作的贫困户就有4户。”徐大学介绍道。

“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形成 贫困户也有专属股份

2017年,通过政府引导利用精准扶贫政策支撑结合金穗惠农金融扶贫贷款政策, 142户当地贫困(含附近村镇)户也加入到了入股分红模式中,“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逐渐形成,据介绍,目前,已安排50万资金作为区阳村贫困户的股份。

“今年,鱼池的水面计划扩宽150亩地,基建、养殖相关工作即将开展,未来随着旅游休闲项目的加入,我们有望实现贫困户的收入稳定增加、顺利脱贫并且不会返贫。”村支书冉茂维如是表示。

区阳村的案例是彭水县推进扶贫攻坚的一个具体写照。据悉, 依靠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发展脱贫致富产业、提升农村基础条件等方式, 2016年底,彭水全县实现了40个贫困村、46379名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任务,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内。按照既定目标,2017年底,彭水县有望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买上冰箱、彩电,甚至小汽车的脱贫户也将会迎来他们的新生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l03
ad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