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林毅夫】刘长征:我与林毅夫老师的思想缘分
来源:重庆热线 发布时间:2017-04-29 08:03
编者按
本文由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在林毅夫教授从教三十年《我与林毅夫老师》征文活动中选出。
本文作者刘长征,现任德丰嘉禾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北京大学国发院2015级金融管理博士,曾任广东阜康汽车营销集团总裁,西安工商联汽车商会会长,广汇汽车股份公司副总裁、首席战略官。
“我与林毅夫老师的思想缘分”
——新结构经济学对一位企业实践者的启迪
来
到朗润园,通过一年多的北大国发院DPS博士研读,感觉获益良多,总结反省二十多年的创业实践,积累的一些企业疑惑问题有茅塞顿开的感悟,特别是多次聆听林毅夫教授关于新结构经济学的演讲,倍受启迪。
新结构经济学关于要素禀赋结构分析,比较优势评估,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通过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宏观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转型,微观实现企业自生能力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升级。这个经济学发展逻辑既适合于发展中国家转型转轨的宏观大战略,也适合于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中战略,更适合于企业创业发展升级的微观小战略。
先后拜读了林毅夫教授的系列著作,如《中国的奇迹》,《繁荣的求索》,《经济发展与转型》,《本体与常无》,《新结构经济学》等,以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逻辑理解中国渐进式双轨制改革的反复曲折,剖析中国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之谜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谓拨云见日。以此理论逻辑理解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转型路径,以及十几年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有拨云见月之感;同样以此理论反省总结创业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也深感道理相通。
八五年我毕业于北大经济学专业,算是林毅夫老师的同专业校友和师弟,本科毕业后在政府部门工作五年,在国企集团工作五年。九四年政府派往法国培训管理硕士课程,研究欧盟经济一体化的路线和欧元形成机制,通过对比中欧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别,推测中国经济将有广阔发展空间和无数创业机会,坚信中国必会继续改革开放,走上可持续发展繁荣之路。
九五年底学业完成归国后产生强烈的创业愿望,但遭亲朋好友普遍质疑,为此拜访一位从事国家宏观政策研究的北大校友师兄,探讨中国未来的改革发展前景,师兄推荐研读林毅夫与蔡昉、李周合著的《中国的奇迹》一书,表示看好中国未来,认同这本书的分析逻辑。我反复研读此书,虽理解粗浅,但非常认同书中经济分析逻辑,对比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观察,坚定了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信心,决心辞去公职,下海创业。
这是我与林毅夫老师的经济学思想发生碰撞,开始潜移默化,产生思想交集的开端,也因此我的人生发生重大转折,从一名政府干部转化为一名实践创业者。
九六年我应聘到深圳一家企业做项目投资评估工作;九七年底与朋友合伙创办经济型连锁酒店管理公司,但经营两年后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推动连锁落地而放弃。九九年底加盟一家商贸企业,从电器产品分销代理商做起,开始走向良性发展之路,逐步壮大,先后进入汽车营销,保温材料制造,中药材种植,通讯设备制造分销等多个行业。最后集中企业优势资源以汽车营销行业为主业,在竞争相对薄弱的西北地区为主要发展市场,经多年快速扩张,成为拥有三十多家子公司,上百个营业场所,数千员工的集团化企业。
人生如旅途,创业如修行,经常反省企业实践的经验教训,总结创业过程中的管理运营心得,困惑于创业发展之道。曾学习模仿过欧美、日本先进管理方法和模式,发行过企业内刊杂志,推行过员工持股制度,成立过企业内部互助基金,探讨中国特色的管理方法可行与否。结论是没有最好的管理模式,只有更好的适者生存式的管理改进。
反省企业发展中的两次重大失误,一是投资保温新材料项目引进意大利一套高科技生产线的决策失误,由于生产成本高,管理难度大,最终被产业集群模式发展的农民企业家收购;二是引进日本汽车服务行业著名连锁品牌黄帽子模式在中国华北区合作,但在中国严重水土不服,造成投资失败和重大经济损失。
如果用新结构经济学的比较优势,企业自生能力的分析逻辑剖析,这两次投资失败首先是发展战略决策的失败,因为项目所需资源要素与企业的禀赋要素结构严重不匹配,不顾自身的约束条件急于求成,采取了赶超型发展战略;而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其结果就是企业自生能力的弱化甚至丧失,必然导致经营失败,欲速不达,换了三任领导也无力挽回败局。
而总结两大成功企业发展战略,一是电器产品分销代理商业务,符合初创企业资本少,组织灵活,管理简单的比较优势,可以积小胜为大胜,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管理团队的磨合打造,使企业小步快跑,形成初步的投资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其二是总结经验教训,统一思想,形成集中优势资源在西北区域投资发展汽车营销服务业务的决策,此发展战略符合公司的人财物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选择了环境熟,竞争弱,投资成本低的区域市场,顺势而为,迅速扩张,经营大获成功,经营管理人员培养的速度跟不上企业规模扩张的步伐。
我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历史演变曾深感困惑,中国汽车产业自1953年建立长春一汽开始,从无到有,陆续形成一个拥有数百万产业大军的国企战略支柱产业,但闭关锁国折腾了二十多年与世界的技术差距却越来越大,改革开放时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基于汽车产业的规模影响和战略属性,政府采取了渐进式双轨制的转型路径,在行业人士的质疑和诟病中实现了成功转型,我把这种转型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严控进口,实施产业保护政策,批准少数几家国企合作生产乘用车,勉力支撑政府、军队、国企的汽车需求,技术进步缓慢,但汽车产业国企的巨大资产和技术人力储备资源得以保存,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发展的根基和主力。
第二阶段中国汽车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以至于汽车走私泛滥成灾时,借助加入WTO开始全面开放,国企集团可以中外股权对等合资经营,民营资本产业链全面准入,开始介入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销售服务全部产业环节。中国汽车产业出现十多年爆发性增长,到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到达2800万多,超过美国、日本、德国市场总量之和。
第三阶段自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开始,产销量不断增长,而且自主品牌开始发力,占比不断提升,至2016年自主品牌已占中国汽车市场百分之40以上的份额;同时长城、吉利、比亚迪等几家民营汽车制造集团度过最艰难的创业期,开始发力快速成长,在汽车细分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中国汽车产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国家政策演变逻辑用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逻辑梳理,感觉豁然开朗,改革开放前赶超战略的重大失误,计划经济的资源要素配置严重扭曲;改革开放后作为战略支柱产业采取渐进式双轨制的改革,耐心积累;到国内汽车市场规模比较优势形成而全面开放,国企、外资、民企三方同台竞争,汽车产业由此获得新生。
中国整车制造业由一汽、东风、上汽三大集团和北汽,广汽,长安三小集团国企及其合资项目企业主导,但国企整车集团的企业自生能力已借合资和改制上市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改善;民营制造企业随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而崛起,其中长城,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品牌在产品应用创新、新能源汽车研发、国际并购等方面令同行侧目,比亚迪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研发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进入全球领先行列;汽车营销服务行业更成为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快速缩小。
根据本人的创业经历和感悟,对林毅夫老师的企业自生能力的概念及其分析逻辑有强烈的认同感和研究兴趣,这可以成为判断一个企业创业成功概率高低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我们常谈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等概念的重要性,实际最重要的是通过甄别企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进入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借助技术的后发优势,以适宜的产业集群模式造就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从而奠定企业的自我生存能力,也就是企业自生能力;创业首先要活着才能发展,才能可持续的存在和做大规模,然后才能以创新做强做优。
因此企业自生能力的概念和分析逻辑为企业创业成功打开了一扇新的研究之门,如能深入研究下去,找出一套分析企业创业投资评估的方法和指数模型,则对于创业者,投资者,企业家群体必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这种分析方法对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或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调整同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
“大道至简”可能是对企业自生能力这一概念的最佳诠释。
作为实践性博士,可能难于在学术研究上有所创新,但在学以致用,向创业者和企业家群体传播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思想,把企业自生能力概念和逻辑分析方法普及推广到企业实践中去,这是DPS博士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真理,应该是我们DPS博士的重要的学术使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衷希望在朗润园能继续感受“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由衷期望在终生学习的路上能继续获得林毅夫教授的“传道、授业、解惑”,终能践行“知行合一,以成证知,知成一体,方为真知”的人生境界。
三十年前曾与林毅夫老师共同受教于北大经济学系有幸成为其校友和师弟;二十年前下海创业犹豫之际,有幸受林毅夫老师经济学思想影响激励而终下决心;一年前百战归来再读书,回到北大校园,来到朗润园研读DPS博士,有幸成为林毅夫老师的博士学生,这是我与林毅夫老师思想缘分的故事。
曾与林老师当面交流对企业自生能力的感悟和研究思路,受到林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令我倍感振奋,坚信受林毅夫老师经济学思想启迪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不止我一人,而且确信更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会成为林老师经济学思想的受益者。
值此林毅夫教授回国执教三十年之际,特著此文,作为深受林毅夫教授经济学思想影响的创业者和企业界人士借此表达崇高敬意。
征文系列文章:
【我与林毅夫】黄益平:朗润园里的孔夫子
【我与林毅夫】华秀萍:君子以自强不息
【我与林毅夫】崔静远:十年一觉家国梦
【我与林毅夫】 陈曦:高山景行,心向往之
【我与林毅夫】江正行:1985年夏季的邂逅
【我与林毅夫】皮建才: 林老师的为师之道
【我与林毅夫】杨昕: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我与林毅夫】李柄桦:旁听生、选课生和助教——我与林老师的故事
【我与林毅夫】 刘培林:格致 躬行 力成
【我与林毅夫】Kolawole Omole & Satria Sambijantoro:南南学院学生眼中的林老师
【我与林毅夫】迪香式的微笑
征文启事:
三十年如一日:《我与林毅夫老师》主题征文活动
北大国发院
研究机构
北大国发院智库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
教学项目
北大国发院MBA
北大国发院EMBA
北大国发院管理博士项目
北京大学国发院经济双学位
国发院研究生会
体育商学
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
校友及学生组织
国发院博士之家
国发院BiMBA2015PT
BiMBA2016
朗润EMBA那些事
国发院研究生校友会
北大国发院校友
教授个人
马浩教授on战略管理
京晶课堂
杨壮谈领导力
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