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重庆热线 > 行业资讯 > 正文

沪9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校测结束高中素质报告首引入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7-06-30 11:30

原标题:过程性评价,见分又见人

沪9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校测结束高中素质报告首引入

参加上海交大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校测面试的考生们,在考场外有序等待进入。 /魏桢琦

“从冷冰冰的分,到活生生的人,这样的改革,给了大学和学生更多熟悉彼此、双向选择的机会。”昨天上午,在复旦大学2017年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面试考场门前,一位考生家长如此感慨。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外、东华、上海财大、上大9所高校的2017年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的校测面试昨天全部落下帷幕。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历时三年、完整版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今年首次引入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9所高校在综合评价录取中,对这份纪实报告高度重视,并作为招生选拔的重要参考。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表示,上海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从过程到程序,都具有创新性,这种过程性评价,见分又见人,有力地显示了“教育是人的教育”。

“伦敦现在是几点几分?”

昨天8点半,参加今年复旦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面试的考生陆续走进考场。此时,记录他们高中三年努力和收获的“成长手册”,已静静地躺在考生资料中。

这份“成长手册”,就是今年首次向高校提供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份记录报告对学生成长过程的主要经历和典型事例做了客观记录,主要包括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读的课程和学业成绩、身心健康和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报告通过高中三年的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最终形成档案,在学生本人、班主任、校长签字以及盖章后,递交给了高校,用作招生参考。

9校的综评录取改革试点招生选拔采取“631”模式,即高考成绩(60%)+校测成绩(30%)+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10%)。大多数学校校测采取面试形式,面试时间多在10-20分钟左右。

20分钟左右的校测如何能占到选拔中30%的比重?综合素质纪实报告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你去过最远的城市是哪里?”昨天上午,华师大二附中的小周同学在交大闵行校区参加综合评价面试,考官问了她这个问题。周同学回答说,“伦敦”。考官马上追问了一句:“那么你告诉我伦敦现在是几点几分?”走出考场的周同学告诉记者,这个问题还让她一时间有点卡壳。

周同学回忆,面试官提的问题,基本围绕高中综合素质纪实报告、500字的自我介绍展开。周同学个人兴趣广泛,喜爱阅读,拍过MV,还在上海故事广播的一档节目中兼职做过播音主持。这些信息在报告、自我介绍中都有体现。面试官显然认真研究过这些信息,因此有了以下发问:“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得那么多,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的?”“你所拍的MV,是什么内容?”……

在两天的综评面试中,交大特别增设“素质考察”环节,方便面试专家全方位了解学生综合素质信息,也增强学校与学生相互选择的多样性和匹配度。交大不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量化打分。“学校对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解读,是将考生放在其所处环境与背景中进行综合的判断”。

报告“不解渴”,加“附件”

除了综合素质纪实报告,参加复旦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面试的考生,每人要补充提交一份1000字左右的自荐信,而且是手写。而交大是500字的自我介绍。

“我儿子兴趣爱好特别多,打篮球、踢足球、弹吉他,我说你不用写这么多吧,会不会让人觉得你很贪玩?儿子告诉我,学校就是要看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他。我觉得孩子一下子长大了,他说得对。”在考场外的一位妈妈说。

“我女儿写了密密麻麻的一张A4纸,根据复旦的内容要求,主要就是回顾和展望。”一位复旦附中的家长告诉记者,女儿写了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高中三年的成绩,以及这三年怎么过来的,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有哪些获得感。“再谈谈对复旦的认识,对所选专业的了解程度,以及自己未来的规划。”这位爸爸告诉记者,这封自荐信很有价值,让孩子梳理了高中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并且有了自己的展望。爸爸感慨地说,“分数高不一定能进名校,分数低也不一定就没希望。除了冷冰冰的分数,大学还要看活生生的人。这样的选拔本身也避免了高分低能”。

小承同学穿着校服,手里捏着几张打印的A4纸,时不时瞅两眼。这些A4纸,是小承自己为下午的面试梳理的素材。记者随便浏览一下,内容包罗万象,有数据新闻的相关内容,去有安徽宏村支教的活动回顾,有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的名称解释,有央视一位知名出镜记者的纪录片的介绍……

这份材料接近一万字,“基本上是我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中相关内容的加长版”。小承解释说,面试官通常会围绕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来发问,于是其就把报告中涉及到的相关“词条”加以梳理和展开,提前理清一下思路。

处处看重学生综合素质

“我们充分使用了考生的综合素质纪实报告,用来选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学校和学科相匹配的学生。”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廖宗廷表示。

考生6月28日来参加同济大学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校测面试,但学校提前一天就开始忙碌。“我们用了一天的时间,组织专家对每位考生的综合素质信息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和整理,这些都是专家对考生综合评价的基础。”

更引人注意的是,同济今年更是直接将考生《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中各项客观材料按学校研究的评价体系折算成分数,客观材料评价的分值权重占整个面试环节总分的60%。

有些在综合素质纪实报告呈现得比较简略的地方,同济觉得“不解渴”,会要求考生加上“附件”,进一步详细描述。结合学生综合素质来招生也是同济两年来酝酿研究的一个招生指标体系,包含多个维度。

“首先,是高中成绩和高考成绩的关系。我们发现,有的孩子高中三年成绩都很好,但是高考成绩却有所差距,也有可能是高考没发挥好,那么我们将高考成绩与他的高中三年成绩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量,就会科学得多。更重要的是,除高考涉及的科目外,学生所参与的中学校本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学习、科研课题、学科竞赛、科协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大学等组织的科技活动、各类获奖、在高中时的品德表现、体育运动、人文艺术修养、军训表现、社会实践活动等,也都是我们十分看重的。”

校测环节中,同济也处处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济今年面向上海的选考科目分为“物理”、“化学或物理”、“不限”三个院校专业组,上海综合评价录取在“物理”和“不限”两个专业组进行。

在对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两个专业组校测面试的考察环节分别为:“综合面谈和研究潜力考核”、“综合面谈和人文素养考核”。

“物理组”的研究潜力考核,是让考生看一部半小时的短片,里面有多个物理现象,请考生看完分析一下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不限组”的研究潜力考核,同样请考生看一部人文短片,并说说自己的思考。

廖宗廷表示,希望这样的选拔能对基础教育形成一定导向作用,“知道大学要的究竟是怎样的人”。

记者昨天从沪上9校了解到,9所高校对这份综合素质纪实报告都相当重视。“在正式面试前,考评委老师可以查看面试考生的综合素质纪实报告,初步掌握考生高中期间各方面表现,以提高面试过程中考评委与面试考生问答交流的针对性,达到综合评价考生的目的。”华师大招生负责人说。

从程序到过程,怎样确保科学公正?

在人和分数之外,再增加一份选拔依据

“从高考到综合评价录取改革,以及引入高中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实际上是在人和分数之外,再增加了一份选拔的依据,也反映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上也在科学公平的前提下,体现了高校的办学自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这样说。

实际上,上海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校测中普遍采用的面试环节,在上海也是有“渊源”的。早在2006年,复旦大学与上海交大率先在上海实行“自主选拔招生改革”,当年从招生计划中划出300名进行自主选拔,开始了大面积的自主招生选拔——此举也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破冰之旅”。而两校自主选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基于笔试基础上的面试环节。

那几年在复旦大学担任招生负责人的郑方贤,正是自主选拔流程的设计者之一。他认为,11年前复旦和上海交大进行的高考选拔改革,获得了社会认可。发展到如今更大规模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并且有了高考中的“批次”规模,获得了制度保障,这是高校选拔改革的巨大进步。

“复旦和交大的自主选拔,也为如今9校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测试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面试,其实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考官是经过学校统一培训过的,但是也有自己独到的眼光。面谈中主要是考察考生经历的真实性,同时兼顾到深度。比如,考官可能会问:‘你喜欢什么?’考生如果回答‘我喜欢篮球’,考官会再追问,‘你喜欢打篮球还是看篮球?你知道篮球的规则是什么?篮球这项运动的发展历史是什么吗?’总之,不能点到为止。”

高校的选拔不再只是一张试卷、一场考试、一个分数。“631”模式,对程序公平的要求提高了。“在制度性公平的前提下,高校选拔的过程性评价,也变得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才。”郑方贤说。

adl03
adr1